依据正式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评定,评定合格的由第三方机构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给予注册公布,以证明企业质量管理和能力符合相应标准或有能力按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产品的活动。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质量体系,即的能力。它依据的是GB/T19001等国家标准。
商业信誉,是指组织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的,并被相关方识别的,包括基础能力、经营能力、信用体系、社会影响等要素在内的能力和社会评价的要素,这些因素体现的是相关方对组织的一种信任关系。评价指标包括: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及基础能力、竞争能力、信用体系、社会影响等四项一级指标;人员素质、产品质量、服务体系、经营能力、**能力、发展潜力、信用制度、资信管理、合同信用管理、合同行为规范、合同履约状况、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公众美誉度、社会形象、社会责任等16项二级指标。
以免与产品认证相混淆。注册标志受法律保护,不得冒用与伪造。5.认证是企业自主行为。产品质量认证,可分为安全认证和质量合格认证两大类,其中安全认证往往是属于强制性的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质量信誉和扩大销售量,一般是企业自愿,主动地提出申请,是属于企业自主行为。不申请认证的企业。
往往会受到市场自然形成的不信任压力或贸易壁垒的压力,而迫使企业不得不争取进入认证企业的行列,但这不是认证制度或政府法令的强制作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可取得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在也可以有取得顾客信任的“通行证”。这为发展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市场开拓,发展新客户。由于有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大大简化用户信任过程。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质量意思和管理水平,从而明显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均已明文规定,遇事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可基本杜绝。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较有代表性的是过程的一次合格率不断提高和顾客早期故障反馈率逐步明显降低。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ISO9001同等转化翻译的中文标准。国内的认证机构都是以国标GB/T19001来进行认证。公正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认证机构(由国家管理机构认可并授权的)派出合格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