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部门要健全经济责任制,把动力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核算的内容,通过制定有关动力设备的运行、维修方面的经济指标,逐步掌握动力系统各项费用在企业总成本中比例关系,从而找出降低动力系统费用低正确途径。按规定认真做好动力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大修理费用及大修理费用计划完成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和考核工作。
在设备的使用阶段,必须考虑如何
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性。
生产设备的开动使用,要尽量做到集中、连续满载,从而相对的减少动力设备的动力损失,根据设备安装和试运行、使用和维修、更新和报废三个阶段的特点,把握工作重点。在设备安装试运行阶段,要重点发现和排除早期故障,发现问题应尽早与供货单位交涉解决,通过对设备的全面验收,为设备正常使用和维修打好基础。
在设备使用阶段,应从企业实际出发,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使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寻求佳的结合点。动力设备的维修管理,企业必须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制定职责条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动力设备的计划预防检修工作,搞好技术培训,技术考核,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设备更新包括设备大修和设备新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可用部分,恢复设备机能或改变设备结构、改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结合生产布局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设备资产投资效益,即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比选和设备技术要求来确定设备的更换、大修或新技术改造。
完善动力设备档案保管制度。
主要包括站房设备的运行日志、设备缺陷记录、事故记录、定期预防性试验记录,这些记录均应分设备户头建立严格的档案。加强动力设备档案建设,也是预防预控维修的基础保证。由于动力设备种类较多,为了节能降耗,选配的功率也不相同,必须将档案重新细化整理,将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相关信息以及平时的维护保养、维修换件、润滑资料等运行信息都进行详细登记,以方便维修工及时查阅,进而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