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誉:企业信誉包括:守信、诚实守信、与贸易伙伴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守法、为社会和国家不断贡献的企业的影响和辐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多。企业除了关注消费者外,还必须面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期待和压力。这种期待和压力,实质上是公众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不仅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需要与社会环境和公众建立协调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声誉的重要内涵。企业对公众判断的反应是否具有较高的社会意识
评价指标包括: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及基本能力、竞争力、信用体系和社会影响四项主要指标;有人员素质、产品质量、服务体系、业务能力、**能力、发展潜力、信用体系等16项二级指标,信用管理、合同信用管理、合同行为准则、合同履行状况、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公众声誉、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企业声誉评价与认证指标及评价方法
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无否决项时,按1000分指标进行评价,包括基本能力350分、竞争力100分、信用体系300分、社会影响250分;再细分为二级指标的具体得分。当分数达到600分以上时,将进行评分。得分低于600分,不能要求符合本标准;各指标得分低于609%的,视为良好。否则,如果各指标得分低于609%,则可以单独评价。如果两项主要指标得分低于60%,则不能宣称符合本标准。分数达到要求时,相关的商业信誉等级由明星描述:900多(含900)、5星级;800多分(含800分)、四星;700多分(含700分)、三星级;600多分(含600分)、双星。
企业声誉评价体系既是部的集团标准,也是部的认证标准,概括为无形资产类别。它也是商务部通过商业信誉评价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国家认证认证认证管理局认证信息查询系统中实施备案信誉体系。
商业信誉评价体系标准是我国商业信誉评价的一个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框架结构属于创新内容,明确了企业声誉评价要素的标准化,内容充分,相关要求适用;通过标准的实施,将促进企业声誉评价的规范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该标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填补了企业信誉评价的空白。本标准技术含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